近年來,包河區淝河鎮黨委以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牽引,以“做實平臺、做優服務、做強隊伍”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創新實施政治引領有高度、社區治理有力度、為民服務有速度、鄰里和諧有溫度的“四度黨建”工作新路徑,以黨建引領釋放示范效應、聚合效應、乘數效應,奮力答寫基層治理的“新問卷”。
聚焦凝心鑄魂,政治引領更有高度。全面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強化黨員經常性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生活制度,持續抓好常態化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充分運用全鎮10個遠程教育終端站點,定期組織黨員集中收看《榜樣》《黨課開講啦》等優秀電教片,每周組織黨員觀看紅色電影,適時組織黨員交流分享,提升黨員學習質效。依托“學習強國”、共產黨員網、省市區先鋒平臺、鎮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及時刊發、轉載安徽先鋒有聲書、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學習內容,打造“指尖課堂”,提高黨員群眾學習自主性積極性,確保黨員學習教育“不掉隊”“不留白”。逐步構建黨員教育管理“1+9+N”先鋒陣地矩陣,打造“淝河之聲”宣講“主陣地”,組建“紅色理響”“淝常有理,河潤童心”兩支宣講隊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全年拍攝“黨的二十大微宣講”視頻18期,開展理論宣講120余場。每季度組織黨組織書記或邀請宣講團成員、黨校教授上黨課,實現普遍輪訓。
聚焦固本強基,社區治理更有力度。著力精細治理,提升網格化服務質量,不斷強化“小區黨建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社區小管家”小區治理團隊建設,通過召開經驗交流座談會、開展培訓等方式,提高基層治理團隊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小區治理效能。進一步整合凝聚轄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物業企業等力量,采取組織聯建、資源聯享、議事聯席、服務聯動和活動聯辦“五聯”舉措,發揮黨員、居民骨干、青年志愿者、社工隊伍等作用,根據職業特征、興趣愛好、特長等,組建培育“紅苗苗志愿服務隊”“春泥大學生志愿服務隊”“銀齡服務隊”等紅色志愿隊伍11支。多渠道收集群眾需求,分類打包、對接派發,構建起“群眾點單-村(社區)黨委接單-小區黨支部派單-黨員領單”的服務模式,實現小區停車難、物業服務提升、環境衛生整治等問題閉環處理。
聚焦提質增效,為民服務更有速度。聚焦黨員教育管理、陣地建設、小區治理、為民服務等難點堵點問題集中攻堅,持續延伸黨組織服務鏈條,全年共立項1個鎮級、9個村(社區)級、33個小區級“書記項目”,通過領題、選題、破題,強化各黨組織書記主體責任,有效解決鄉村振興、城市治理、基層黨建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常態化開展“建言獻策”“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組建13個黨員先鋒隊,創建28個黨員示范崗,積極引導黨員在參與支持中心工作中發揮示范作用。變“群眾上門找”為“敲開家門問”,通過線上“大調查”、線下“大走訪”的形式開展民意收集,建立為民辦實事清單。圍繞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征遷安置等重點任務,協調各方力量,凝心聚力集中攻堅,一批涉及住房保障、物業提升、社保就醫、就業創業等民生實事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聚焦合力賦能,鄰里和諧更有溫度。持續放大黨建引領“乘法效應”,鎮黨群服務中心關心關注“一老一小”需求,常態化開展“紅苗苗 學黨史”“紅苗苗 學雷鋒”“紅苗苗 學節氣”“紅苗苗 科普小課堂”四大主題活動,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策劃開展了老年手機課堂、老年葫蘆絲課堂、健康講座、舞蹈課堂、普法課堂、科普講堂、青少年乒乓球公益課、托管課堂、親子手工、家長課堂等20余個公益教育課堂。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舉辦“綻放青春 夢想啟航”文藝匯演、“大地歡歌 品質生活舞起來”廣場舞比賽、“鄉村振興杯”三人籃球賽等特色文體活動,豐富轄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入開展“學習身邊榜樣”活動,把選榜樣、學榜樣、用榜樣有機結合起來,選樹最美家庭、孝親之星、公益達人,設置“好人”專題展,鼓勵引導優秀黨員、模范好人加入“紅色理響”宣講團,用質樸醇厚的鄉音講述心路歷程、分享感人事跡,大力營造崇尚榜樣、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撰稿人:高梅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