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區同安街道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推行“微網格”“微協商”“微陣地”“微服務”四微工作法,以“微”字把脈、從多處切入,將服務居民延伸到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 全力提升社區居民“微幸福”。
構建微網格,激發治理新引擎。推進黨建引領網格工作體系精細化建設,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著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網格員工作隊伍,多舉措滿足群眾需求。當好信息“收集員”,掌握轄區人、地、物、事等基本信息,做到人熟事清;當好政策“宣傳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開展各類宣傳活動,爭取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當好矛盾“調解員”,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當好“安全員”,及時排查網格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及時整改落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舒心微協商, 化解群眾煩心事。持續拓寬說事議事渠道,在小區打造“民聲議事園”“同心亭”,充分發動志愿力量,將物業、黨員代表、黨員樓棟骨干、婦女代表、居民代表等群體納入社區議事協商隊伍。依托居民議事廳、矛盾糾紛調解室等陣地,為有效開展議事協商民主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形成了“黨建引領、四治融合、多元參與、協商為民”的協商民主工作模式,實現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從“做群眾工作”到“由群眾做工作”的轉變。今年以來,街道開展民主議事活動11次,為群眾解決問題14個。
打造微陣地,提升居民幸福感。堅持實際、實效、實用的原則,統籌資源盤活陣地,設立紅色議事廳、圖書閱覽室、紅色調解室、志愿服務站等多個“微陣地”,滿足日常協商議事、糾紛調解、休閑娛樂等服務需求。整合行業力量和社會資源融入微陣地中,充分發揮社區黨委成員、法律專家、退休教師等資源優勢,開展黨員學習、普法講座、暑期小課堂等活動30余場次,不斷激活社區“毛細血管”,讓微陣地成為社區黨員和群眾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加油站。
貼心微服務,當好群眾貼心人。全面打通“日常流動走訪、群內隨時溝通”的服務通道。網格員、小管家每日深入轄區巡查走訪,動態收集民情信息;依托轄區居民微信群及時溝通,圍繞安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養老、特殊人群服務等領域,構建居民群眾點單、專業社會組織接單、社區評估的運行模式。利用小管家“親鄰里、知民情”的優勢,開展“幫辦代辦”工作,提供跑腿服務、事務代辦、購買生活必需品等“暖心微舉措”,用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化解居民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感與滿意度。(撰稿:王代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