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濱湖世紀社區融蔭網格黨總支緊扣《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要求,聚焦77名在冊黨員、35名流動黨員及轄區非公企業黨員群體,秉持“強基礎、重精準、求實效”理念,構建“學訓用”一體化體系,推動黨員教育從粗放式向精準化轉變,從理論層面向實踐維度延伸,為社區治理注入強大紅色動力。
聚焦全域覆蓋,夯實黨員教育“主陣地”。融蔭網格黨總支堅持將夯實基礎與創新載體相結合,全力構建線上線下、集中分散互補的全域黨員教育格局。一方面,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核心內容,強化政治訓練,推動組織生活常態化、黨員學習日常化,確保黨員教育“不斷線、不掉鏈”。另一方面,大力創新教育模式,突破傳統集中學習的時空局限,精心打造“紅色課堂進樓棟”特色項目。通過邀請專業宣講團隊深入樓宇、小區開展面對面的政策理論解讀和黨史故事宣講,將優質學習資源直接輸送至黨員身邊。同時,積極鼓勵普通黨員走上講臺,結合自身經歷、社區服務實踐分享心得體會,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生動形式,顯著增強了黨員教育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實現黨員教育“零距離”傳播,讓黨的理論在樓棟間落地生根。
注重精準滴灌,定制黨員教育“專屬餐”。針對不同黨員群體的特點和需求,融蔭網格黨總支堅持因材施教,實施分層分類培訓策略。對于在冊黨員,重點開展政策解讀和社區治理能力培訓,引導他們積極投身小區治理,發揮基層治理主力軍作用;對于流動黨員,借助線上學習群推送“微黨課”和學習資料,確保他們雖身處異地,卻能學習不停、思想不松,實現“流動不流學”;對于非公企業黨員,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開展黨建與業務融合專題培訓,促使黨員在工作崗位上亮身份、當先鋒,將黨建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動力。通過這種“因人施策、按需配餐”的精準教育模式,避免了教育內容的“一刀切”,讓各類黨員都能按需學習、學有所用。
推進多元創新,打造黨員教育“新課堂”。為改變傳統單一的學習模式,融蔭網格黨總支積極構建“理論授課+現場教學+研討交流”三維教學體系。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組織黨員前往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軍典國防教育基地等紅色場館開展現場教學,引導黨員在重溫歷史、緬懷先烈中傳承紅色基因、砥礪初心使命。充分利用“指尖課堂”,整合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網等線上學習資源,借助各類學習小程序,打造隨時可學、隨處可學的移動學習陣地,實現線上線下學習無縫銜接、互補互促。此外,定期舉辦學習研討會,鼓勵黨員圍繞社區治理的難點、堵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交流思路、提出建議,推動理論學習與實踐思考深度融合,促使黨員在學中思、思中悟、悟中行。(撰稿:萬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