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多年,沒想到樓梯房要變電梯房,等電梯安裝好以后,就再也不用爬樓了!”9月26日,說到即將交付使用的電梯,包公街道包河社區家住安徽省糧食局大院的居民趙先生臉上樂開了花。上下樓,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密切相關。
包公街道包河社區黨委將增設電梯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之一,專題研究電梯增設事項,積極開展民意征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據了解,安徽省糧食局大院26棟4單元多層住宅樓住戶以老年人居多,“上下樓難”的問題困擾多年,對增設電梯的需求日益強烈。為此,在包公街道品質建設部的大力指導和包河社區的積極推動下,26棟4單元的居民住戶成立電梯增設工作組,統一意見征求,為加裝電梯做好充分準備。
社區黨委采取“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多方協同”的工作模式,發揮樓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員積極帶頭宣傳黨和政府為民辦實事的理念,并帶頭簽名同意加裝電梯。對于持反對意見的居民,由社區兩委帶隊,組織物業、樓棟長、居民骨干、黨員先鋒成立志愿服務隊上門挨家挨戶宣傳,征求意見。最終經過耐心、深入的宣傳發動,增設電梯工程獲得全部12戶業主的支持同意,真正實現小區居民自治,做到居民事,居民議。
如今,安徽省糧食局大院26棟4單元多層住宅樓增設電梯工程正緊鑼密鼓進行,預計將于今年11月正式建成運行。未來,包河社區還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幫助更多老舊小區居民圓“電梯夢”,切實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及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