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真好,可以歇腳,可以吃飯,還有熱水喝。”在天山路送外賣的張先生走進幸福驛站內不禁感嘆。日前,合肥市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總工會利用街邊空間改造的轄區內首個24小時服務的“合肥工會幸福驛站”正式開放。
黨建引領,完善服務新體系
據介紹,濱湖世紀轄區從事外賣、快遞、環衛等行業人員800余人,為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引領,滿足快遞、外賣小哥新就業群體休息、飲水、充電、如廁等基本需求問題,濱湖世紀社區多次調研走訪臨街快遞點,認真調查摸排,通過實地查看,新業態群體訪談、線上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新業態群體需求,最終打造成“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急可入廁、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集體休憩、就餐、學習、簡單醫療等功能于一體的幸福驛站,為戶外勞動者搭建擋風遮雨的職工幸福“小家”。
包河區總工會主席章穎松表示,對于驛站建設要用活陣地資源,把“驛站”構筑成便民的“幸福港”;要凝聚紅色力量,把“驛站”打造成學習的“充電站”;要提升內生動力,把“驛站”搭建成服務的“連心橋”。為更好服務戶外工作者,儀式現場成立新向榮黨支部、新向榮新就業形態聯合工會并揭牌。據悉,在7月份試運營階段,幸福驛站已服務2000余人次,除幸福驛站外,在社區轄區內重點區域圍繞建設10個暖“新”驛站。
多方支持,合力打造新港灣
在驛站的常用物品架上,擺放的常用物品就多達15種。這些免費提供給戶外勞動者使用的物品,多是耗材,如何長期提供耗材物品成為驛站運營的難題。根據現場負責人介紹,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將與濱湖世紀社區總工會進一步合作,預計捐贈一年的礦泉水。同時,在社區的號召下,轄區安徽鴻宇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凱吉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等11家非公企業紛紛伸出援手,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捐贈400份夏日清涼禮包。
下一步,社區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盤活用好各類資源,搭建活動平臺,為他們提供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專業化服務,緩解新就業群體工作壓力,掌握管理情緒必備技能,保障快遞員、外賣員、環衛工人等身心健康。
雙向互動,社區治理添新力
社區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暖心服務,他們在社區生活中為社區治理引入新的活力。轄區外賣騎手劉顯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騎手,他要積極號召廣大戶外工作者爭當社區志愿者,充分發揮“小哥”穿梭大街小巷工作優勢,在配送過程發現問題,隨時反映,幫助社區及時解決問題,用實際行動爭當疫情防控的“守門員”,爭當社區治理的“參與員”,爭當服務群眾的“貼心員”,為濱湖世紀社區貢獻一份力量。
截止目前,濱湖世紀社區共招募253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加入到“新向榮”志愿服務隊,用點滴力量匯聚成社區治理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