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城街道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黨群服務進小區,繼續擦亮“四心四紅”黨建品牌,在社區服務、公益慈善、協商議事等方面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黨群服務更接地氣、更有實效。
踐行初心,喚醒紅色力量。緊扣基層黨組織政治建設和作用發揮,引導廣大黨員堅守初心,走出家門積極參與小區建設。完善“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建設。迎淮社區結合社區實際整合“多網”于“一網”劃分5個小區(片區)黨支部,建立社區黨委統籌、片區黨支部領辦、各類自治力量及社會資源參與機制,組建樓棟黨小組45個,發展黨小組長、樓棟長等“兩長多員”160名,并招募22名紅色小管家。社區黨委將優服務與辦實事相融合,零距離做好為民服務。
惠民暖心,搭建紅色載體。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片區黨群服務站及樓棟黨群服務點為支撐,發揮社區養老中心、社區托育中心、閱讀空間等陣地的專業優勢,結合婦女之家、兒童之家、老年學校、迎鄰?同心驛站等服務平臺,打造十分鐘“紅色服務圈”。引入第三方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常態化開展文體娛樂、法律服務、健康保健、安心托幼、老年教育,項目化開展科普講堂、兒童成長、長者關愛、女性增能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整合社區民警、小區物業、紅色小管家等各方力量打造樓棟睦鄰群、警民議事群,讓群眾的需求和問題能夠得到“全天候”反饋和第一時間響應,不斷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與滿意度,拉近了黨群間的距離。
啟智潤心,鑄就紅色服務。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書記項目為抓手,探索“黨建+居民自治”。依托志愿服務、慈善關愛、公益實踐等活動的開展,挖掘社區黨員、青年、婦女、職工等志愿者近兩百人,孵化培育了紅大姐、迎鄰護家、紅扳手、“針”心有愛等志愿服務隊伍十余支,常態化開展安全巡查、公交護學、環境保護、政策宣傳、兒童關愛、鄰里幫扶等活動調動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積極性,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累計開展各類活動800余場,惠及群眾近3萬人次,將服務送進小區、送進樓棟、送進家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聚力同心,建設紅色家園。依托“六情”大走訪、黨建聯席會、“有事好商量”平臺、“三位一體”議事等機制,整合網格“四員一律”、社會力量等各方資源,形成整體合力。以“黨建+信訪”為抓手,分層分類調處居民關心的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環境以及公共服務問題。解決了群眾關心的學生上學坐車不便、增裝高空拋物監控設備、暖民心公廁建設、潤園群眾文化廣場提升建設、園區建筑垃圾池優化事項等民生實事。與此同時,定期開展政策宣傳、法律服務、困難幫扶、便民服務、兒童關愛等活動,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有效化解了信訪矛盾、消除的信訪隱患,有力促進了和美小區、紅色家園的建設。(文: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