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通老城區居民服務的“最后一米”,切實提升居民滿意度,蕪湖路街道城南社區積極構建區域統籌、多方協同、以人為本的網格化治理服務體系,變基層“末梢”為治理“前哨”,著力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推動“精管善治”。組建10個小區(片區)黨支部、2個片區黨委,選派社區“兩委”成員和黨員社區工作者到小區(片區)黨支部擔任負責人,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挖掘一批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個人能力強的居民黨員參與社區治理工作,建立起“社區小管家、紅色小管家、志愿小管家”三支治理隊伍。依托“六情”大走訪和民情大走訪等活動,主動挖掘居民急難愁盼,建立群眾需求臺賬,逐步落實需求清單。做到基層治理在哪里,黨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多方協同,推動“聯合作戰”。充分凝聚各類資源,將7個駐地黨建聯盟單位、5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支部納入網格化管理,切實發揮他們的作用,參與網格化建設,構建“條塊協同、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以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以網格片區為單位,因地制宜,聯合轄區物業公司和街道相關部門,為小區居民打造“健康驛站”“愛在夕陽”“護學行動”等8個服務項目,讓網格化服務落到實處。
協商自治,推動“服務到格”。通過強化網格“前哨”作用,建設2個小區黨群服務陣地,打造黨群議事平臺,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地熟、人脈廣”優勢,發動居民協商自治,矛盾共解。2023年,開展各類協商議事活動43次,解決了城市華庭物業更換、頂峰公寓小區非機動車充電、青年一村小區大樹遮陽、建工小區無法封閉管理等諸多問題,實現“小事不出戶、瑣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真正把網格服務延伸至“最后一米”。(撰稿: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