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同安街道穩步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工作,通過筑牢“主心骨”、建強“主力軍”、服務“零距離”、畫好“同心圓”,全面深入鋪開“兩委”成員進小區駐點工作,直接將為民服務、鄰里活動、協商議事等工作場景“搬”到小區里,加快基層治理由“社區治理”向“小區治理”延伸。
筑牢“主心骨”,支部扎根在小區。嚴格落實“一小區一黨組織”要求,抓實小區黨組織實體化運轉,合理設置89個小區(片區)黨支部,將黨組織鏈條從社區延伸到小區,進一步健全黨在社區的組織體系。選拔經驗豐富的社區“兩委”下沉小區(片區)擔任黨組織書記,壓實“一把手”管理責任,推動落實事項處置、隊伍建設等網格重點任務。凝聚組織合力,通過“黨員找出來、支部建起來、業委會選出來、陣地亮出來”,建立51個業委會(物管會),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管會)—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組織架構,實現小區黨組織成員與業委會(物管會)成員、物業公司雙向交叉任職,促進社區、物業企業工作相互促進、深度融合,進一步破解群眾難題。
建強“主力軍”,人人奉獻在小區。社區“兩委”成員化身“小區總管”進駐小區,常態化在一線辦公,定點值守,同時聯動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黨員志愿隊、四員一律“四支隊伍”共同參與,形成以社區力量為主導,職能部門、熱心居民等共同配合的共管格局,由“單方管”變為“共同治”,讓“單打獨斗”變為“合力攻堅”,讓問題從居民反映、到交辦督辦、辦結反饋全流程閉環處置,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0余件,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服務“零距離”,溫暖便民在小區。試點推進社區“兩委”進小區駐點辦公,將醫保、就業、衛計、民生等公共服務送入小區,提供“代辦”服務,真正實現群眾少跑路,服務零距離。與新就業群體、小區居民等“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建立“需求者點單、網格黨組織接單、社區兜底”的“菜單式”服務體系。先后聯合工會、婦聯、司法所、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部門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法律援助、健康義診、技能培訓等活動等服務20場次,累計解決新就業群體、小區居民2000余人次服務需求,積極打造居民身邊的溫暖港灣。
畫好“同心圓”,和諧共贏在小區。將“兩委”辦公室搬進小區,“書記接待日”活動搬到居民家門口和事件現場,搭建“兩委搭臺”,暢通渠道,高效協商。以“多方協同微治理”為抓手,健全小區(片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協同”聯席會議規則,建立社區黨委領導下的以小區為單位的黨支部書記、業委會成員黨員、物業服務企業黨員、小區業主黨員代表、紅色小管家等為成員的“紅色物業”多方聯動議事機制,共同對對小區管理存在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暢所欲言。今年以來,組織開展協商議事會23場,收集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30條,解決星光苑小區的文明養犬、路燈更換,桐楠華苑小區電動車亂停放、電動車飛線充電,水產良種場宿舍自來水管道維修等多起難點問題。(撰稿:王代靜)